本报乌鲁木齐6月12日讯 全媒体记者任华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5月底,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含兵团)190余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11.9%。其中,企业38.2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7.7%;个体工商户153.41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13.2%。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建东表示,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稳步攀升,显示出行业在复苏,信心在提振,市场力量在积聚,保市场主体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把稳企业、保市场主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强化政策帮扶,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今年2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疫情防控期间稳市场帮企业保安全16条工作措施》,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质押融资等方面,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优势,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积极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化注册登记,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网上全程办、预约快速办”登记注册服务,并邮寄纸质营业执照;此外,还简化各类行政许可程序,鼓励许可到期相关生产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自我申明、承诺质量安全,按原许可条件开展生产经营。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开展“强监管、优服务、解难题,精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主题的专项行动,按照市场监管工作领域,成立了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服务队、质量提升服务队、食品安全服务队、知识产权服务队、执法监督服务队,按照一企一策原则,深入195家重点企业进行蹲点指导,现场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
今年3月,自治区出台《关于帮助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影响降低经营成本促进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落实,截至6月7日,已为全区个体工商户免除检验检测及培训费、停运车辆管理费、房租费、不动产登记费等十个项目的费用共计19.56亿元,为企业减免检验检测费700多万元,帮助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28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着力优化准入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上跑出高质量加速度,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平台’注册、‘一窗口’办理、‘一网通’办事、‘零跑路’拿照的持续深化,切实减少审批程序、审批时间、审批成本,为投资兴业提供更快、更好、更简的服务。”高建东说。
本报乌鲁木齐6月12日讯 全媒体记者陈蔷薇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前5月,新疆电网累计销售电量529.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9%。
根据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统计,今年前5月我区全行业用电477.62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90.1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2.21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9.85%。
前5月,我区第一产业用电量约6亿千瓦时,占全行业用电1.25%。第二产业用电量312.17亿千瓦时,占全行业用电65.36%,同比下降6.63%,这主要受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影响,部分行业市场需求低迷,纺织、铝冶炼等行业生产用电量降低明显。
前5月对用电量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用电159.48亿千瓦时,占全行业用电33.39%,同比增长43.46%。这主要是因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本不受疫情影响,“大数据”和“云”等相关科技企业新增用电量36.28亿千瓦时,拉高用电量增速7.4个百分点。
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增供扩销是实现售电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优化服务,精简业扩报装流程,挂牌督办重点业扩项目,累计完成35千伏及以上重点项目19项、容量168万千伏安。
电能替代规模不断扩大对售电量增长也至关重要。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扩展售电量新增长点,不断推进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商业餐饮、校园清洁取暖等重点领域的电能替代,前5月完成替代电量22.43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