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要闻聚焦
  4. 详情

挪穷窝 拔穷根 日子越过越红火

日期:2020-06-19
来源:新疆日报
【字体:

皮山县“皖和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资2.99亿元,8个乡镇597户2890人受益(2018年10月27日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 鹏摄

6月16日,伽师县江巴孜乡依排克其村村民再乃普古丽·吐尔逊,用自来水清洗刚采摘的西红柿。 □本报全媒体记者 谢 龙摄

2018年7月,库车县阿拉哈格镇博孜村安居房建成交付使用。 □蔡 蔬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拍热扎提·阿不都

日前,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通水,标志着新疆贫困人口全面实现饮水安全。这项解决剩余1.53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工程,成为继2019年新疆彻底结束农村贫困人口住危房历史和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后,我区在补短板、强弱项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要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上半年都要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

我区紧盯目标任务,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克坚中之坚,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解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住房安全、易地扶贫搬迁等问题解决,全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

如今,放眼天山南北,新建的安居房整齐地排列在宽阔的村道两旁;自来水接到庭院成为农村院落标配;挪穷窝、拔穷根、换新貌,易地扶贫搬迁开启越来越多贫困人口新生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润心田。

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17.49亿元,是国内至今单体投资金额最大的饮水安全工程。距离县城100多公里外,盖孜河河水经过809万立方米的沉砂池沉淀后,进入总水厂处理,再通过总长1827公里的干支管线,源源不断流入伽师县千家万户。新疆所有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这是我区广大干部群众较真碰硬,啃硬骨头,攻克脱贫攻坚“堡垒”的生动写照。

“十三五”以来,全疆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0余项,完成投资122亿元,累计解决了152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全疆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如今,全疆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332处,受益人口1300多万。

——住房安全有保障。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农村安居工程为着力点,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责任,督促指导深度贫困地区地州县市把解决农牧民住房问题,特别是农村4类重点对象住房问题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包括22个深度贫困县市在内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一批批高质量、符合各族群众心愿的安居房项目相继建成,各族群众住得上房、住得上好房的梦想逐渐变成现实。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我区紧扣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通过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解决了67.5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其中南疆四地州58.49万户。2019年年底,我区彻底结束了农村贫困人口住危房的历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易地扶贫搬迁开启新生活。

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十三五”以来,我区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16.94万人喜迁新居。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我区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从以搬迁为主向后续扶持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各地精心谋划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引进扶贫企业,充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农牧民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各族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我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64.5万贫困人口脱贫、976个贫困村退出,12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1.2%。

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的扶贫成效日渐凸显,新疆强大的脱贫力量不断汇集,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向着全面小康砥砺前行。

挪穷窝 拔穷根 日子越过越红火-温泉县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