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要闻聚焦
  4. 详情

当产业资本遇上畜牧业转型升级

日期:2020-08-04
来源:新疆日报
【字体:

□本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6月下旬,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与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签订一系列畜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投资超百亿元用于建立健全各地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当地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实际上,不仅是华凌集团,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纷纷投资新疆畜牧业,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水。

畜牧业是新疆传统基础产业,是新疆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企业究竟看到了哪些商机?他们的强势进入,又会对新疆的畜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投资方式更科学

轻资产与高科技

位于塔城市恰夏镇窝尔塔阿树塔斯村的新疆华凌三农草原牧业有限公司肉牛产业科技示范园内,近3万头牛被集中养殖在开放式围栏中,牛舍四周用简单材料搭成篱笆,露天养殖且没有顶棚,一眼看上去并不怎么先进。可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养殖小区,却让这家企业投产当年产生效益,盈利从2018年的几十万元增加到今年的近亿元。

“科学养殖是提高效益的关键。”该公司总经理方文革说,这些养殖设施看似简单,却让牛有更充足的活动空间,还能保持空气质量良好、降低疾病传播率。

方文革所说的,正是华凌集团在畜牧业投资中强调的“轻资产”理念,即在技术支持下,尽量省去不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借助信息化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在华凌三农公司肉牛产业科技示范园内,安装在每头牛身上的耳标可以统计牛的进食量、运动量等数据,并汇总到技术部门,供技术人员参考并及时调整饲料配比等。

“每公斤牛肉可以提高一元钱的利润。”方文革说,在与华凌集团合作之前,企业始终无法扩大养殖规模。如今,通过科学养殖不仅实现了规模扩大,还实现了节本增效。

据测算,目前华凌三农公司的牛养殖综合成本较之前下降约30%,企业的养牛存栏量将在未来两年由目前的3万头增至10万头。

这种依托科技手段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投资方式已成为今年华凌集团投资畜牧业的主要方式。

“力争使每一头牛的固定资产成本从过去的1万元降低到500元左右。”新疆华凌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江说,今年,华凌集团将通过建立科技示范园区的办法,从育种、繁育等关键环节入手,依托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交易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突出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投资领域更明确

二产引领 关联带动

“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一句俗语说明了畜牧业在带动农牧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道出了农牧民在扩大养殖规模时的无奈与担忧。

不久前,中宏正益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的良种肉牛、肉羊繁育与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落户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作为一家去年刚刚落户新疆的国有企业,第一个项目就选择投资畜牧业,企业有着自己成熟的考虑。

“我们把投资重心放在牛羊的屠宰加工业务上,充分发挥二产的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中宏正益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海说。

屠宰加工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一般农户很难负担。但如果不能与加工业紧密联结,农户的养殖效益就可能被流通环节压缩,这一问题制约了一些地区畜牧产业的发展。

“我们将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依托当地畜牧业发展资源,带动更多养殖户参与到产业发展进程中。”姜海说,今后企业将以屠宰业务为依托,进行农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机结合,创新产业链模式,带动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

找准症结,补齐短板。中宏正益的投资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实现年屠宰肉羊15万只,年产值达到2亿元。

“加工项目将扭转当地畜牧业加工能力不足,产业发展效益偏低的现状,同时也为畜牧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奠定基础。”姜海说,有了经济效益的支持,农户的养殖环节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不断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近年来,“天莱香牛”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将优质牛肉从天然草场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成功的取得不仅依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更得益于新疆天莱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起的“产加销”全程有机、可追溯体系,真正实现“产品有标识、过程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溯”,保证了天莱香牛从加工端到销售端的高品质。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博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坚持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以肉牛良种基地建设和品种改良推广为中心,以优质牛源为基础,争取3年内实现安格斯肉牛和改良肉牛繁育种群10万头,产值达到20亿元,打造属于新疆的优质牛肉品牌。”天莱牧业董事长张胜说。

今年,中宏正益也计划布局农旅结合的牧场庄园项目,在投资布局畜牧业相关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地环境、交通等方面的优势,打造集畜牧业生产交易、旅游康养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综合项目,进一步提高畜牧产业链发展效益。

投资影响更广泛

绿色发展 助农增收

中宏正益在畜产品屠宰加工方面的投资布局将直接带动当地农户提高养殖收入。

“未来合作社养殖的羊可以在合作社完成屠宰加工,预计每只羊的综合效益可提升50%。”7月11日,五家渠阳光草原畜牧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李克宏说,精细化加工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促进了产销衔接,合作社有能力直接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把更多效益留给农牧民。

目前,中宏正益已与阳光草原畜牧专业合作社形成密切合作关系,未来合作社将负责牛羊的养殖屠宰环节,可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民参与到产业发展进程中,合作社将采取托养、代养等多种方式,促进提高农户养殖业收入。

在南疆,华凌集团的畜牧业布局也在稳步推进。

拜城县木扎提河畔,占地面积约30万亩,投资不少于45亿元的大型农林牧业综合开发基地项目日前签约,该项目将在进行大规模生态林建设的同时,配套林下牧草种植、肉牛养殖等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该项目是我们实行精准投资的一次尝试,也将成为华凌集团农业生态开发的一张名片。”王玉江说,华凌集团将根据各地畜牧业发展资源禀赋,在提高畜产品供应能力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项目组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产业模式,最大程度发挥畜牧业在促进农牧民收入提升、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们将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项目顺利开展。”拜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文彬说,该项目既是拜城县的生态工程,也是重要民生工程,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将带领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成为拜城县全面推进生态强县、产业强县建设的重要支撑。

用好产业资本 激活发展动能

□刘毅

新疆有着发展现代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区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保障畜产品供给、带动农牧民脱贫增收、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实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仍有一些短板亟待补齐。

今年,自治区出台《关于促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形成3-5个产值百亿元以上、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畜牧产业集群。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为全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机遇,创造了增长空间。

在此背景下,我区各类企业投资畜牧业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这其中既有已经在畜牧业领域有一定经验基础的老企业进一步提质增效的努力尝试,也有跨界进入的新企业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总之,一个现象已经显现,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各类企业在投资畜牧业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和效益摆在衡量项目价值的重要位置,投资的指向性更加明确,筑牢全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后发赶超的信心更加充足。

机遇虽已到来,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全区畜牧业发展仍存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条不健全等问题,在充分发挥全区资源优势,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挖掘产业潜力,补齐发展短板,以市场为导向,夯实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也应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支持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共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石将更加坚固,越来越多农牧民将通过现代畜牧业实现增收致富,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当产业资本遇上畜牧业转型升级-温泉县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