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30日讯 通讯员左武银、记者盖有军报道:小至寸许、呆萌可爱的瓷恐龙,不及三指、憨态可掬的陶瓷人,颜色迥异、把手奇特的小水杯……3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的“天山画卷·丝路昌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油画长卷、摄影作品、文创产品展览上,“昌吉故事”文创产品成为一大亮点,受到众多参观者的喜爱。
记者了解到,此次由“天山画卷·丝路昌吉”油画长卷衍生的文创产品涉及工艺品、装饰品、生活用品、床上用品和服装五大类近600套(件),被一一标注上“昌吉故事”。这也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围绕油画长卷内容与国内著名舞台美术设计师、画家张柏源合作的成果。
张柏源认为,油画长卷内容非常丰富,极具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的商业价值,衍生品的研发是对油画长卷资源的进一步充分利用,也是其内在价值的进一步体现。
在展厅里,众多参观者被这些文创产品所吸引,他们或移步展品前细细品味,或拿起相机、手机拍个不停,或直接询问工作人员,哪里能买到这些文创产品……
北京居民王来福和妻子都已退休,喜欢旅游,每到一地都喜欢收集一些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展厅里,夫妻俩在展台前仔细观赏着白瓷盘、碗、杯、碟等文创产品。得知这只是样品并未大批量生产时,想收藏几套的王来福对工作人员连声说:“太遗憾了,太遗憾了!”
张柏源说:“新疆昌吉具有深厚久远的历史、绚丽多彩的文化,以及独特奇异的人文自然景观,这是外地人喜欢上‘昌吉故事’和‘新疆故事’的重要原因。”
昌吉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陈立荣说:“‘昌吉故事’文创产品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它们在传递友谊的同时,也将‘昌吉故事’甚至‘新疆故事’传播得更远。”
“‘昌吉故事’文创产品如此受青睐,是昌吉州近年来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昌吉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翠玲说,这几年,昌吉州着力在产业促进、产业扶持、产业引领上下功夫,在产业精品、产业联动上做文章,多措并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前,昌吉州文化产业已形成影视传媒、文化旅游、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会展与节庆、民俗文化、文化娱乐六大重点产业形态,打造出了玛纳斯碧玉、奇台硅化木、昌吉哈萨克骨雕、阜康石雕、木垒刺绣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品牌300多个,文创产业实现年产值8.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