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治立通讯员/宋鹏
边城乌鲁木齐有这样一个家庭:三代人笃定初心跟党走、投身军营保边疆。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穿上军装时,都和祖国有一个约定:从军生涯里,用忠诚书写担当,用热血履行使命。
9月10日,作为这个光荣之家的第三代人——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讲师其曼古力·艾尼瓦尔告诉记者,她的爷爷买买提·纳赛尔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入伍的维吾尔族战士,他用枪杆子剿匪平暴铸忠诚;她的父亲艾尼瓦尔·买买提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少数民族战士考入大学的本科生,他用笔杆子高举旗帜聚民心。
“我是听着军号声长大的,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参军入伍,在讲台上助力强边固防。我要沿着爷爷和爸爸的足迹,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钢钉,和我的学员们一起永远铆在祖国的边海防线上。”其曼古力说。
参军时感受--
最幸福 最自豪
其曼古力家有一件传家宝,也是爷爷给子孙们留下的精神财富——11本厚厚的日记。
爷爷买买提在其曼古力不到6岁时因病去世,其曼古力对爷爷的记忆是模糊的。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总是穿得整整齐齐,坐下来时身板端端正正,始终保持着军人作风。
2010年8月,22岁的其曼古力剪去飘逸的长发,穿上了绿军装。父亲艾尼瓦尔捧出爷爷写的日记,郑重地交给她并嘱咐道:“这是你爷爷当兵39年留下的日记,是我们家的传家宝,现在传给你。”
翻看着一本本发黄的日记,其曼古力心潮澎湃,她第一次真正地读懂了爷爷,也读懂了老一辈革命军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70多年前,买买提还是一名给巴依(维吾尔语:地主)放羊牧马的巴郎子。1949年解放军穿越大漠到和田,12月25日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和田庆祝大会,买买提的家乡迎来了解放。当时,买买提年仅16岁。
解放军工作队进行减租反霸、土地改革,让买买提的贫困之家开始了幸福生活。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让买买提作出了人生坚定的选择:参加解放军,跟着共产党!1952年4月,他光荣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入伍的维吾尔族战士。
1958年冬,时任连长的买买提率领官兵一举歼灭一个犯罪团伙,荣立三等功;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他作为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代表,进京参加国庆庆典活动;1974年1月,他去部队途中遭遇特大雪灾,脱下棉衣救助汉族群众,自己却因肺部感染留下终生病患;1983年,他在扶贫帮困中一次性捐助3000元,而当时他每月工资还不到100元。
日记中的一些话语,深深地印在其曼古力的脑海里。例如:“像我这样的贫苦农民参加解放军是最幸福、最自豪的事。”其曼古力和父亲交流过,他们参军时也都有过同样的感受。
锦旗上写着--
共产党好 解放军亲
其曼古力入伍辞别父亲时,父亲艾尼瓦尔正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湾街道延安新村社区工作。她看到父亲两鬓斑白,烈日下仍带着工作队队员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政策、宣讲法律知识,倾听居民心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其曼古力心目中,传承爷爷优秀品质的父亲就像一座山,遇到困难总是迎难而上。
“我们一家受党教育、受部队培养,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党的恩情。”艾尼瓦尔聆听着父亲的教导长大,他参军入伍后,主动赴深山参加国防施工,砸石头、搬水泥、打炮眼,一连8个月抢着干最重、最脏、最危险的活。一次施工爆破中,拳头大的石头擦着他的头皮呼啸而过。
1978年,艾尼瓦尔以优异成绩考入新疆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系统全面地接受了党的政治理论教育,坚定了他“为了谁”“跟着谁”的人生政治方向。
2009年,时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人民军队》报社维吾尔文分社社长的艾尼瓦尔,带领工作队走进延安新村社区,开展宣传、教育、团结群众的工作,把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书写在边城百姓的心坎儿上。
一年多的时间,工作队和居民打成了一片,像兄弟姐妹一样亲近。艾尼瓦尔陆续收到了群众送来的十几面锦旗,他印象最深的锦旗上写着:“共产党好,解放军亲。”
2012年,艾尼瓦尔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全国拥政爱民模范”。
脚下踩出泥土香,笔端凝聚正能量。为了新疆的民族团结,艾尼瓦尔不知疲倦地行走在天山南北。他的忠诚奉献和家国情怀,他的宣传舆论工作经验,深深影响着女儿其曼古力。
受挫时谨记--
不放弃 不抛弃
这段时间,其曼古力在教学中遇到了新的压力。校区新开设了《边防无人机运用》课程,不少学员表示很期待这门新课,她必须要进行充分备课。
每当遇到压力和困难时,其曼古力首先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迎难而上,不能因为苦累而放弃。这是父亲的教诲,也是家族的精神。
唱着军歌、听着军号长大的“军三代”其曼古力,骨子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从小就埋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
2010年6月,其曼古力从新疆艺术学院设计专业毕业时,上海某设计公司频频伸出“橄榄枝”。其曼古力对周围人说:“如果我人生的选择题中有当兵这个选项,我会毫不犹豫地选定这个选项。”
带着爷爷留下的军营日记,带着父亲的万千嘱托,其曼古力在讲台上迈开了逐梦强军的铿锵步履。
从教授计算机知识到无人机,无论在哪一个领域,其曼古力都用心承继着军人之家的血脉荣光,坚守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人生信条,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心怀强军精武的热情壮志,踏踏实实奉献在平凡的三尺讲台。
“我们教研室对教员的试讲要求非常高,试讲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要一遍遍严抠细抓。其曼古力刚到教研室试讲时,四五名老教授同时挑她讲课中的毛病,她急得直哭,但她坚持了下来,最终成长为备受学员们欢迎的教员。”其曼古力的同事程岚回忆道。
今年,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其曼古力第一个报名。在深圳培训的3个月里,她从飞行理论、机器构造,到模拟操控、小飞机试飞,再到大型多旋翼无人机操作,一一攻克难题,一次考取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首批飞行执照,成为目前全军唯一的少数民族女“飞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