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要闻聚焦
  4. 详情

百万志愿者温暖天山南北

日期:2019-09-17
来源:新疆日报
【字体:

志愿者在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喀拉库勒湖景区捡拾垃圾(摄于7月15日)。 □本报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新疆春雨美艺爱心团的志愿者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北纬一路社区老人现场编织黄手环(摄于9月8日)。□本报记者 任 华摄

□本报记者/任 华

中秋节之际,新疆各地志愿者行动起来,为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等困难群众送去关爱。天山南北,爱心涌动,温暖人心。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志愿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在扶危济困、应急救援、慈善救助等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文明之风吹遍新疆大地,也让志愿服务的内涵得以不断拓展。

截至今年8月,我区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登记及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3319个、志愿者注册人数达143.4万余人。

发展历程

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街小巷,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子,都会哼唱几句《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雷锋日记》更是将雷锋精神在全社会广为传播。

“我们小时候,都愿意学雷锋做好事。”9月11日,昌吉回族自治州红十字会抗癌乐园园长、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负责人苏玉琴说。

上世纪80年代,志愿者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苏玉琴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位志愿者。身患癌症的她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在医院做义工,为癌症患者做心理疏导和抚慰,陪护危重病人。在她的影响下,周围许多人也投身志愿服务队伍。

上世纪90年代,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雷锋车队、昌吉州红十字会抗癌乐园、石河子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新疆各类志愿组织应运而生,志愿者依托高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积极开展助老助残、捐资助学等,为人们送去温暖与关爱。

青年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新疆专项启动,17年来累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2.4万余名,其中内地招募1.9万余名;2018年前结束服务期的内地来疆志愿者留疆就业6000余人。这些志愿者开展了支教、支农、支医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成为建设新疆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疆大学连续5年作为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志愿者主体单位,共组织7123人参与展会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长171万小时。新疆农业大学于1996年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为广大师生、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及灾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提供生活、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在新疆,从稚嫩孩童到耄耋老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志愿服务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机制不断完善。

2015年开始,自治区连续4年在全区开展推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4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以及岗位学雷锋标兵活动。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脱颖而出,带动和引领更多人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为推动志愿精神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2017年,自治区文明办牵头成立了由24个部门参与的自治区志愿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先后印发了《自治区志愿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自治区志愿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等指导性文件,不断推进我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

探索创新

服务内涵不断拓展

文明交通志愿者、医疗保健志愿者、应急救援志愿者……在新疆,志愿服务从零星分散的活动发展为有组织、有规模的活动,志愿服务的领域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地积极探索志愿服务队伍品牌建设,志愿服务内容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常态化转变,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相继落地。

2015年,乌鲁木齐市志愿服务联合总会成立,建立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志愿组织架构,形成了协会、分会、服务队三级网络,常态化开展社会教育、专业服务、辅助管理和特色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库尔勒市常态化运行的志愿服务项目已有40多个,针对性和服务性不断增强。其中,关爱盲人的“你是我的眼——心目影院志愿服务”、受到青年人喜爱的“戏剧故事——影像人生志愿服务”等优秀项目,还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大奖。

志愿服务还在自治区各行业中广泛开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系统组建了图书馆志愿服务队、“老巴郎”群星艺术团等文化志愿服务队;自治区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通过深入实施“千人培训”,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自治区人民医院每年多次组织志愿者前往学校、社区、SOS儿童村、养老院等提供免费体检、保健咨询、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2011年,喀什市成立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积极探索“社工+义工”的双工发展模式。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整合公益力量,提供公益服务。目前常规社区服务点达到43个,并开展了“童心向党”青少年成长体验营、青工进社区、爱心摄影进校园、零元理发等志愿服务项目。

人人参与

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9月9日上午,张岩一家亲志愿者团队在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办星光社区开展了公益活动,社区居民纷纷奉献爱心。

“我们团队从7日开始,开展了免费午餐项目和10元爱心创友好社区、助新疆公益人成长项目,目前已开展了4场活动,此外还在街头向行人宣传公益,得到昌吉市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短短3天,共有1000余人参与活动。”张岩自豪地说。

全民参与公益,人人奉献爱心。如今,在昌吉州,各族人民志愿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公益氛围更加浓厚。

2012年,昌吉州率先设立“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日”,推动公益活动立法,依托各类公益服务阵地孵化培育了一批优秀公益服务组织,全民参与公益活动逐渐从一个县延伸到七县市、从偶尔发展为常态、从部分践行拓展到全民参与。

截至目前,昌吉州公益志愿者已达12.8万余人,公益服务队的数量从“十二五”末的142支增加到现在的1077支,涌现出王桂珍、沙尼汗·艾塔木、苏玉琴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优秀志愿者,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推动公益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新疆,全民公益并不只限于“昌吉经验”。奎屯市运用志愿服务品牌“奎城先锋”这一互联网智慧平台,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实现了“社区吹哨、大家报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焉耆回族自治县建立了以县级志愿服务队为统领,各单位、村、社区志愿服务队广泛参与的志愿体系,汇聚起强大的群众力量……

自治区各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立足群众所需,真正使志愿服务工作成为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新和县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等纳入志愿者范围,建立一批农村志愿服务工作站,定期开展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有3500余人登记成为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次。

如今,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志愿服务,已成为我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途径,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以及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百万志愿者温暖天山南北-温泉县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