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要闻聚焦
  4. 详情

幸福牧歌

日期:2019-09-23
来源:新疆日报
【字体:

斯克拉西夫妇和孙女的近期合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内容请扫二维码

□本报全媒体记者/费璇

9月13日8时,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小营盘镇明格陶勒哈村,天色渐亮,62岁的斯克拉西安顿好家里的50头牛,和老伴布鲁尔克简单收拾收拾就出了门。开车到博乐市区大儿子的家只需要40分钟。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可爱的孙女,斯克拉西开心地哼起了蒙古小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在马背上四处迁徙到定居兴牧再到享受旅游发展红利,斯克拉西一家三代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马灯照亮回家路

斯克拉西出生于1957年,父亲海玛以放牧为生,一家人日子不算宽裕。出生起,斯克拉西就跟着父母在马背上奔波,从春牧场到夏牧场,转到秋牧场再到冬窝子,可拆卸的蒙古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

“冬天住的是山脚下的石头房子,夏天是蒙古包,转场靠脚力,一走就是四五天。”斯克拉西记得,蒙古包一定要安扎在靠近河流的地方,没有电灯,全靠马灯照明。每当夜幕降临,母亲就会点上马灯,煮上奶茶,等待放牧的父亲回家。

“我问父亲,你怎么找到家的?父亲说,灯亮了,就找到了。”斯克拉西回忆道。

■过上定居新生活

1985年,国家实行草场分包到户后,牧民逐渐实现定居生活。斯克拉西成为受益者,当时他已经有了3个孩子。“我们一家5口分了80只羊、30多亩草料地,在村里盖了砖瓦房,有了固定的住处。”斯克拉西说。

有了牛羊,斯克拉西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那时基本就是夏牧场和冬牧场两次转场,冬天奶牛产的奶还能做成奶疙瘩、奶酒换点钱贴补家用。我们就觉得很好啦。”布鲁尔克说。

1990年后,斯克拉西家里通了电,用电灯照明。再后来,摩托车代替马放牧,最多时有300只羊、50头牛。

2014年,斯克拉西一家住进安居房,“门前有一个小院子,还有100多亩草料地。”斯克拉西笑着说。

■日子越来越富足

随着牧民定居工程实施,明格陶勒哈村依托哈日图热格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打造了“阿拉套山下·察哈尔人家”乡村旅游示范区。斯克拉西和老伴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2016年,斯克拉西用国家发放的草场补助金开办了奶制品加工销售联营店,成立了合作社,制作的酸奶、奶疙瘩等奶制品销往乌鲁木齐等城市。

两年前斯克拉西买了一辆桑塔纳汽车。如今,斯克拉西36岁的大儿子甫鲁布在博乐市成家立业。斯克拉西和老伴过上了“新迁徙”生活:夏天在草原照顾牛羊,冬天抽空到博乐市和儿子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明格陶勒哈村村委会主任斯克拉西(和主人公同名)说:“像斯克拉西这样的牧民越来越多,我们村已经有18家蒙古族民俗旅游牧家乐,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幸福牧歌-温泉县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