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谢慧变
“心脏骤停如何第一时间进行急救?意外骨折了怎么包扎?烧伤后怎么及时处理?”9月21日,在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迎宾街道润福社区,克拉玛依绿丝带公益组织负责人周建玲正在向社区居民讲解常见的家庭急救常识,公益组织其他成员在一旁用医用人体模型向居民演示,随后让现场居民自己动手体验。
站在旁边观看的居民也有人提出:“直接打120不就行了吗?不必这么麻烦吧?”“无论你住哪儿,120到达现场都需要一定时间,第一时间进行正确急救,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为专业救治争取时间。”周建玲说。
急救技能进社区、进家庭是克拉玛依绿丝带公益组织2015年4月启动的“用双手点亮生命”公益项目。“通过在家庭成员间推广急救技能,形成自救互救圈,让每一位家庭成员在发生意外的第一时间得到急救。”周建玲说。
尽管推广有难度,但周建玲继续做公益的脚步并未停下。
在周建玲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克拉玛依绿丝带公益组织注册会员近300名,已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
周建玲是克拉玛依市鑫塔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当过6年兵,和公益“结缘”的过程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201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电视上的一则新闻引起周建玲的关注:一位车主随意将空矿泉水瓶从车窗抛向路面,环卫工人在捡拾瓶子时不幸被过往车辆撞倒身亡。看了这则新闻,周建玲沉默良久,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先从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做起吧!”说干就干,周建玲建了QQ群,拉了几个好友,并通过论坛发帖呼吁更多人加入QQ群,借助网络的力量,倡导文明行车——不向车窗外随意抛垃圾。帖子发出不到一周时间,QQ群成员就增加至70人,又过了一周,群成员超过160人。随后,在周建玲的倡导下,成立了克拉玛依绿丝带公益组织。
此后7年,克拉玛依绿丝带公益组织坚持每月活动不少于3次,已累计开展倡导文明出行、免费搭载妇女儿童、爱心送考等各类公益活动近200次。
眼下,周建玲带领着公益组织成员正在重点推广急救技能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在克拉玛依绿丝带公益组织中,有50名成员是医院医生或护士,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目前,“用双手点亮生命”家庭急救公益项目已经开展了76次,受益市民近万人次。
“未来,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在全疆推广,让每一个生命在意外来临时都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周建玲说。
编辑点评
周建玲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因为一则新闻报道走上了公益之路。每逢周末,别人休息了,周建玲却开始忙碌,但他并不觉得累,因为他心中有大爱。在他的感染下,许多人加入进来,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智慧,不断传递正能量,源源不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用善举和爱心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