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红萍
9月1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热闹非凡。这一天,六十户乡环线乡村公交正式开通。作为第一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试点城市之一,乌市持续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不断优化调整公交网线,将触角延伸至社区、乡村,服务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012年,乌市获批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15个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乌市始终坚持“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
目前,乌市常规公交线网密布,充分发挥常规公交在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按照“疏主干、填空白、优接驳、进小区、接园区”的总体思路,逐步扩大线网覆盖范围;已经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快速公交为支撑、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如今,乌市不仅快速公交系统发达,还大力倡导绿色出行,不断创新开通个性化的“公交车”。开通大站快车、直达快线和环线快客,可满足中长距离乘客快捷、舒适出行的需求,充分利用新建成的快速路网资源,以准定制客运的方式、优于出租车服务水准、低于出租车运价的特点,吸引乘坐出租车和部分开私家车出行的市民。开通社区巴士,较好地解决乌市部分居住小区因道路、场站等设施条件限制,现有公交线路无法覆盖,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公交服务范围。
截至2018年底,乌市共有常规公交线路211条,其中快速公交线路9条,免费换乘站台37座,站点25个,形成了双向换乘、单向换乘、步行换乘格局。社区巴士线路12条,大站快车线路8条,城市快客线路3条,定制公交线路2条,通勤公交线路3条,乡村公交线路5条。
为持续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乌市推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通过优质供给、优良服务和优秀品牌,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交都市建设成就,持续提升公共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公交乘客满意度已从2013年的62%提升至2018年的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