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庭州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但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昌吉回族自治州医疗卫生事业几近于“白手起家”。
今天看来,白喉是一种陌生的疾病,但在1950年至1979年,昌吉州曾先后多次发生白喉流行。从1980年开始,昌吉州开展计划免疫,在当时极其艰苦的医疗条件下,昌吉州党委和政府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到“九五”末,全州“四苗”接种率达到98%。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城乡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昌吉州累计投入26.48亿元,实施卫生基础建设项目143个;截至2018年,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44个,卫生技术人员12057人,床位9635张……
70年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昌吉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昌吉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路线愈发清晰,一条百姓健康路正不断向远方延伸。
健康服务
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如今在三工镇,还能看到一座黄墙红顶的二层小楼矗立在道路旁。这座小楼是2009年建设的三工镇卫生院,至今后院还保留着卫生院1958年成立时的七八间旧房。
1974年,26岁的魏吉仁来到三工镇卫生院工作。忆及当年,今年71岁的魏吉仁说:“那时医疗器械和药品很匮乏,最常用的就是听诊器和体温表,针管和针头用开水煮一下算是消毒了。”
进入21世纪,乡镇卫生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三工镇卫生院技术条件逐步改善,公共卫生科、医教科、住院部等一应俱全,增加了DR、彩超、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如今,在昌吉,远程会诊、分级诊疗、医疗信息化覆盖农村,在经济和科技的支撑下,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70载流年似水,通过一间乡镇卫生院的变迁,可一窥昌吉回族自治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沧桑巨变。
从1950年开始,昌吉州各级政府先后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县新建和扩建卫生院、区乡卫生所、妇幼保健站以及公私合营诊所,扩大了医疗队伍。1993年,昌吉州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8个,病床4850张,医疗卫生工作人员8807人。
如今,随着麻醉机、核磁共振仪、CT机等高端医疗设备被不断引入,昌吉人民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不再是梦想。截至2018年,昌吉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44个,54家公立医院、113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67个乡镇卫生院、402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在自治区考核验收中名列全疆第一。
锐意改革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2014年12月,昌吉市政府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新医大一附院与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牵手”结成“城市医联体”,三甲医院建到了昌吉市民家门口。经过5年的运营,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获“中国最具成长力县市医院——改革之星”等荣誉,成为昌吉乃至全疆医改典型之一。
分级诊疗是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昌吉州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率先在阜康市试点建立了分级诊疗信息化服务平台。2018年,昌吉州全面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医疗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此外,早在2013年,昌吉市就在全疆率先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目前全州共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525个。
看病报销带给老百姓最切实的获得感。1950年,当时的昌吉县政府成立医药合作社,接受干部医疗保健,费用由县政府统一结算。1995年,昌吉市率先在全州进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当年全州享受公费医疗的人数为46791人,每人每年经费标准150元。2003年,玛纳斯县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在昌吉州全面推开。2018年起,昌吉州全面建立覆盖所有困难群众的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完善。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击向“看病贵”的一记“重拳”。2017年,昌吉州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终结了延续60多年的以药养医机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智慧医疗
给就诊流程做“减法”
奇台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启平至今仍对两年前的一例病例记忆犹新。
三个庄子镇村民赵淑珍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辗转数家医院无法找到病因,在生命垂危时来到奇台县人民医院求助。该院经过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专家远程会诊,确认赵淑珍患的是肺部罕见疾病——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经过治疗,赵淑珍现在可以正常生活劳动了。
2016年5月,奇台县人民医院出资70万元购置了远程会诊设备,分别与6家乡镇卫生院和1所村卫生室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搭建了一条快捷、简便、经济有效的医疗通道。
远程会诊、网上挂号、分时段预约、微信支付……进入21世纪,昌吉州借助“互联网+”,依托智慧医疗建设,不断推出各种便民举措,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质量、效率及群众就医满意度持续提升。现在患者只要关注医院公众号,就可以无卡预约挂号。不擅长操作手机的老年人,使用医保卡、身份证即可在公立医院自助机挂号缴费。只要有过就诊经历,医生就能通过电脑查阅历史就诊信息和检查结果,快速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历经70年的锲而不舍,昌吉州卫生健康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医疗网络遍布城乡大地,群众看病更快捷、住院更省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高质量的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后记
有健康,才有逐梦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昌吉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数千字的稿件难以描绘出百姓健康路的幸福图景。
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昌吉州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和质量、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群众就医便利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在昌吉州病人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诊疗服务;社区、乡镇医院的家庭签约医生们使服务面更广、服务更优;市民刷卡就医、远程就诊等智慧医疗已成为现实。
有健康,才有逐梦的力量。昌吉州,正以更实作风、更快行动、更高标准、一流状态,发展更高水平的健康事业,让百姓健康幸福的笑容更加灿烂!
□文/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