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有免费WI-FI,能喝茶、充电、修车,而且冬暖夏凉,经常有文化表演,还有医生来给我们免费检查身体,这个‘石榴籽服务站’真的好,很贴心。”在希勒布拉克边境“石榴籽服务站”内,牧民阿勒别克·叶尔肯一边修理摩托车一边说。
今年以来,青河县紧盯边境牧区点多线长面广,牧民居住分散实际,强化党建引领边境治理效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服务资源、探索社会化运营,推动资源和力量直达边境牧区一线,不断提升“石榴籽服务站”吸引力,实现服务群众功能最大化。
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更加健全。转场牧民恰肯·哈汗说“往年我们转场的时候,居住和日常生活的条件很差,而且电话信号差平时也不能经常和家里联系,现在牧区建了很多‘石榴籽’服务站,转场期间住的地方有了,吃饭的地方也有了,而且现在牧区有信号塔走到哪里都有电话信号,各项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
青河县探索建立“边境党建+牧区治理+边民服务”全链条服务机制,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六有标准”,依托边境派出所、警务站、幸福驿站、林管站等,打造11个边境“石榴籽服务站”,将医疗健康、便民服务等服务事项延伸到牧区。先后投入1060余万元,为8个幸福驿站各配备长城炮皮卡车,为4个夏牧场各配备1座毡房,为5个幸福驿站配备电视、床等基础设施,在偏远牧区、信号较弱区域新建11座通信基站,惠及1.8万名农牧民群众,真正把群众的需求送到他们身边,提升了“石榴籽”服务站功能设施,增强农牧民群众幸福感。
统筹服务资源,服务理念更加凸显。“我们这里离县城远,家里老人年纪大,还有孩子要照顾,平常出门看病不方便,现在有医生来我们这里帮忙免费看病,还有干部定期帮我们带这里买不到的药,真的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阿热勒托别镇库木尔肯村牧民吉格尔别克·马买说。
为聚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推动各支力量和各类资源到牧区为根本,建立牧民需求与单位资源“两张清单”,梳理民政、司法、医疗、保险、计生、就业等11个部门(单位)边民服务事项清单30余条,制定边境一线群众活动集中联办计划,确定每月20日为“边境一线集中惠民日”,依托边境“石榴籽服务站”,组织县直部门(单位)、乡(镇)、边境派出所(警务站)干部“上边境”900余人次,下沉到边境一线开展免费义诊、公益电影播放、文艺演出和志愿服务活动18场次。
探索社会化运营,服务水平更加改善。“为更加便捷服务牧区群众,我们将边境幸福驿站通过社会化运营的方式,把幸福驿站经营权对外承包,不仅可以为转场牧民提供便民服务和就业岗位,还可以向游客提供牧区骑马观光服务,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青河县牧办党支部副书记木哈买提·马泰说。
青河县以探索牧区社会化运营模式,推进牧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针对利用率不高、管理缺失、资金投入多等问题,以党建引领边境基层治理为抓手,全面梳理摸排边境“石榴籽服务站”等情况,将9个幸福驿站等场地通过社会化运营,为820名牧民转场期间免费提供社会服务、680余名游客提供牧区体验服务。同时,有效整合周边村级资源,盘活闲置资产72处,为村集体增收,促进牧民增收致富,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服务力、战斗力。(撰稿人:陈毅康;审核:高一;来源:青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