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县有259.4公里对蒙边境线,所辖塔克什肯口岸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上的重要节点,货运通关销量连续六年位于全疆陆路口岸第一,青河县立足长途货运司机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探索“四个聚焦”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做好团结凝聚工作,不断激发新就业群体党建活力。
聚焦“党建统领”,建强组织体系。一是建支部,打破壁垒建组织。构建“‘两新’工委—行业综合党委—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形成以党建为统领的“1+1+N站点服务体系”模式,建立党员管理、议事协商等5项内控制度,引导广大长途货运司机积极建言献策,先后将9条意见建议纳入“重卡营地”建设当中。二是找组织,联合摸排培育党员。采取走访宣传、开设手机微信“APP”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设党员报到板块,在明显地段设置流动党员登记标识,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引导长途货运司机党员主动亮明身份。目前,已有12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实施发展党员“火种计划”,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引导5名长途货运司机递交入党申请书。三是聚合力,梯队培育促发展。交通运输、工业园区、国投公司、工会及乡镇探索“工作联动、活动联办、品牌联创”机制,推动各类资源和力量下沉,各支力量依托“重卡营地”开展活动次数较去年提高270%。建立“支部班子结对流动党员、党员结对青年司机,带业务带思想”的“双结双带”制度,结成帮带对子14个,有效促进业务发展和思想提升。
聚焦“贴心暖心”,建好服务阵地。一是阵地建设“实打实”。提供“基础+个性”服务功能,投入资金近4400万元,提供休息、停车、充电等8项基本服务和洗浴住宿、车辆检修、应急救护等N项个性服务,让货运司机们在长途驾驶中“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二是纾困解难“心贴心”。在“重卡营地”设立轮值点,推行轮岗坐班、首问负责、运行维护等制度,梳理“一帮一”咨询清单,针对薪资纠纷、不合理处罚等问题,联合司法、法院等部门提供义务法律咨询与调解服务,公开驿站开放时间、服务内容,确保驿站“进得了门、留得住人”。三是理论学习“点对点”。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线上利用微信群常态化推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学习“政治礼包”;线下在司机休息期间,提供党建报刊读物,着力解决货运司机党员学习没计划、没时间、没阵地问题。四是人文关怀“面对面”。制定新兴领域“新”行动工作若干措施,提供暖“新”服务,设置“暖新义剪”、青年交友、健康体检等28项活动套餐,确保月月有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活动30余场次,为过往的长途货运司机提供免费服务2500余次。
聚焦“实用管用”,完善运行机制。一是完善“两新”工委议事协调机制。县委“两新”工委通过分组协作机制,分层级分区块抓实成员单位主体责任,按照“管业务就要管党建”的要求,构建“1+N”资源共享格局,上下贯通抓好长途货运司机群体党建工作。二是用好新兴领域党建五项制度。实施“三个一”工程,每年至少听取1次汇报、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党务培训、每月至少开展1次实地指导,全过程督促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质效。三是健全诉求直通机制。发挥长途货运司机“轻车熟路”和“一线探头”优势,通过线上“一起益企”接诉即办服务平台、“货运APP”、司机心声“许愿树”、“随手拍”等形式收集诉求问题95条,实现诉求收集、汇总、报送、处理、反馈、回访全过程闭环管理,实现办结率、满意率双百分百。
聚焦“可为有为”,激励担当作为。一是开展志愿服务。在“重卡营地”设置志愿服务报到站,以“我当一天志愿者”等形式为依托,鼓励货运司机参与排查上报道路安全隐患、治安事件线索,开展旅游推介、应急救援、扫雪除冰等活动。二是设置积分兑换。探索积分制激励办法,引导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根据志愿服务事项分类设置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物品、免费停车劵、玻璃水等物品,充分调动长途货运司机参与服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选树优秀典型。设置党员示范岗5个,评选“最美货运司机”7人,充分挖掘货运司机群体党员先进事迹,引导广大长途货运司机在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等各条战线发挥“新”作用、展现“新”作为。
(通讯员:袁刈;审核:王浩波;来源:青河县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