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韩沁言
“决战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必须全力以赴强化举措。”5月18日,喀什地区扶贫开发办党组书记、副主任郑根昌说,我们紧盯4个未摘帽县、293个未出列村,制定“喀什地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喀什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紧盯目标,尽锐出战,奋笔书写“脱贫答卷”。
干部沉下去 问题筛出来
5月17日22时许,莎车县委办公室里的灯亮着,刚从包联村回办公室的周璐忙着整理材料。白天进村入户,晚上回顾梳理,自督战、包联、帮扶“三位一体”启动以来,这样的工作节奏成了常态。
一个多月,莎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周璐走访了莎车县艾力西湖镇前进村未脱贫、已脱贫、边缘户119户,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
31岁的阿依夏姆是前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丈夫因病去世,一家5口人的生活重担落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顾76岁的公公,仅靠家里的13亩耕地和庭院经济很难脱贫。
得知阿依夏姆和她小叔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想务工,周璐第一时间把他们的信息推送到“莎车县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不仅为阿依夏姆在艾力西湖镇团结小学找到保育员的工作,还为阿卜杜拉谋到了就业岗位。
干部沉下去,问题筛出来。像周璐这样既“督”又“战”的干部在喀什地区就有14.7万名,他们紧扣“两不愁三保障”,逐一查漏补缺,解决突出问题,为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解决攻坚难题 确保督战实效
眼下,喀什地区正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明确重心,解决攻坚难题,确保督战实效。
拧开水龙头,看着“哗哗哗”流出的自来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驻叶城县棋盘乡喀拉硝尔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帕尔哈提·那斯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尽管实施了饮水安全保障工程,仍存在水管末端供水量不够等问题。”帕尔哈提说,督战干部实地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联系水务部门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些贫困户,自身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喀什地区对症施策,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54岁的阿依谢古丽·艾萨,是伽师县古勒鲁克乡堂力其村的贫困户,患高血压多年,干不了重活。年初,帮扶干部协调,在村里给她找了个保洁员的差事。
坚持既“督”又“战”、以“督”促“战”,喀什地区对发现问题逐一对账销号,避免督强战弱、重督轻扶等问题,不断强化脱贫攻坚措施效果。
挂牌督战中,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解决,脱贫质量显著提高。目前,喀什地区贫困人口、边缘户具备就业条件的已全部就业。
强化产业支撑 助力脱贫增收
看着绿油油的新梅树,伽师县英买里乡克皮乃克村贫困户玉山江·马木提满怀憧憬。
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的杨在军任克皮乃克村第一书记后,一次次去玉山江家,叮嘱他要科学管护。
经过精心管护,去年玉山江家的7亩新梅园收入3.5万元。“照这个势头,今年保守估算也能挣5万多元,脱贫没问题。”玉山江笑着说,“我又种了16亩新梅,施肥、修剪、打药,一点都不能马虎。”
克皮乃克村在原1830亩新梅园的基础上,今年又新种120亩,补种400亩,随着挂果面积逐年扩大和进入盛果期的新梅树越来越多,仅新梅产业一项人均可增收1000元。
如今,在喀什地区4个贫困县,伽师的新梅、英吉沙的杏、莎车的巴旦木、叶城的核桃,这些特色林果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脱贫攻坚毫不松劲。”郑根昌说,接下来要继续集中力量精准帮扶,攻坚贫中之贫,确保脱贫路上不让一人掉队。